“数”“智”赋能产业转型提速 他们走在科技创新第一线
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解决小区多年的地下室渗漏问题?这得益于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勘院)的自有核心技术——智能排水卸压主动抗浮技术。中建西勘院岩土工程研究院总经理助理梁树说,这一技术能实时监测板底水压力及建筑抗浮健康状态,实现达到条件自动排水泄压,目前已在四川、云南、湖北等地的50余个项目完成部署,累计节省工程造价上亿元。
中建西勘院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积极发挥“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室”作用,持续加强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城市更新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形成以“大直径竖向掘进装备”“车载探地雷达装备”及“主被动联合工程抗浮技术”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快速转化应用效益的科技成果。6月16日,笔者前往中建西勘院进行探访。
(资料图)
SECM城市大直径竖井掘进机在河南驻马店市进行中试试验。受访者供图
为基础业务植入“科技芯”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进程的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就以停车行业为例,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停车位缺口约8000万个,这一现状让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再次掀起高潮。
“传统地下空间开发方式成本高、建造难度大,特别是竖井工程施工,大多数仍采用人工或半机械开挖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大、工作效率低等系列问题。”中建西勘院副总工程师、地下空间研究院负责人胡熠说,面对这一系列难题,他们牵头研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SECM城市大直径竖井掘进机。
胡熠说,该装备体积小、重量轻,零部件具有模块化的特点,便于运输与现场组装;且施工安全性高、速度快、地层适用性广,是窄小场地竖井工程施工的得力干将,能广泛应用于深井智能车库、地铁竖井、深隧竖井,及其他城市竖井工程施工,相比传统工法,可提高施工效率约60%—80%,降低施工成本约15%—30%。
2022年11月,该装备在河南驻马店市顺利完成中试试验,同年,配套的可控沉井工法成功应用在昆山城市森林公园地下筒仓式车库项目……SECM城市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正逐步改变着竖向建造工程传统的施工模式,推动工程建设行业朝机械化、智能化施工方向发展。
中建西勘院相关负责人说,公司通过勘察测绘、检测鉴定、特种岩土、DB融合、地下抗浮、竖向掘进六大核心技术,聚焦城市更新、TOD站城、城市运维、乡村振兴、航空机场、生态环保等六大应用场景,融入信息技术与数智建造新潜能,引领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乘“数”而上 开启数字未来
5月10日7时40分,55502次检测列车从南宁东站驶出,开往贵州荔波。这是从广西开出的首趟贵南高铁检测列车,标志着贵南高铁全线开始联调联试。中建西勘院研究开发的新一代车载探地雷达检测装备也在这里完成了首次高铁隧道中试试验。
“该装备采用空气耦合天线,天线离隧道壁表面距离最远可达到4.5米,可快速检测隧道及路基病害。”负责该项技术研发的中建西勘院特种技术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永生说,装备可以在不干扰运营的前提下,以正常的行车速度对公路隧道、普通铁路隧道、高速铁路隧道等进行快速无损的检测评估,并可用于城市道路塌陷空洞探测,路基工程质量验收等场景。
当前,中建西勘院已研制出用于公路路基、路面、隧道检测的多功能专用检测车,及一套适用于铁路隧道、地铁隧道、高铁隧道检测的多功能天线支架,下一步,相关科研人员将继续深入开展多通道高速扫描探地雷达系统、空气耦合天线、探地雷达信号采集等方面的研究。
同时,中建西勘院还在业务数字化转型、建筑智能化、建筑节能、绿色岩土等领域展开积极探索。
“原始的勘察作业具有原始数据庞杂、量大烦琐、现场操作随意性大等特点,近年来中建西勘院每年承接的勘察项目达到1300余个,我们开发出一套‘互联网+勘察’云数据管理平台,运用积累的海量原始勘察数据,实现地下岩土三维模型展示,融生产、监管于一体,可以实时存储、查询,达到勘察质量、效率的双重提升,以该平台为基础申报的《面向岩土工程勘察大数据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的解决方案》成功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中建西勘院信息化管理部、数智创新中心总经理唐学兵介绍,中建西勘院结合建筑行业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趋势及难点、痛点,先后研发了以“一库四平台”为核心的系列化创新创效信息系统,包括勘察大数据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基坑监测安全管理平台、设计云平台等,通过“岩土+BIM”,结合数字孪生、BIM、GIS等技术,将项目管理、基坑监测等环节进行信息化集成。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正在朝着更节能、更低碳方向发展,中建西勘院双碳设计研究院在整合给排水、电气、暖通、岩土等专业的基础上,围绕生态环保、城市更新、绿色建筑、建筑智能化、建筑节能等领域,积极探索雨污分流、光伏建筑、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生态修复、勘察设备智能化与电气化改造、环境岩土等技术研究,将建筑工业化与BIM结合,提升建造效率,降低建设损耗,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责任编辑:范晓婷)
标签: